首页>>资讯动态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定位

2025-04-16 浏览:0

          规划定位是医院为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与活动。其建设定位包含区域定位、主体定位、职能定位、职业定位、市场定位、科室定位、自我定位等应用场景。医共体定位需要先明确对象、架构、权责、功能和业务等等。

         ☆明确建设对象

          1.医共体建设对象为县域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所有乡镇卫生院及所辖村卫生室。条件成熟后,鼓励社会办医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加入医共体。

          2.确立组织架构,医共体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指导实施。明确医共体组织架构,确定好牵单位,成员单位。明确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之间权责关系及功能定位。全县建设一个医共体的架构。由县人民医院为医共体牵头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为医共体协同医院。乡镇卫生院为医共体分院,卫生院所辖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一并为乡村一体化管理对象。医共体协同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均可称为医共体成员单位。

          3.落实功能定位,医共体建设中要明确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与县级各部门之间,行业主管部门与医共体之间,医共体总院与协同医院及分院之间的权责定位及分工协作关系,建立权责清单,坚持医共体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及规范运行管理。

         ①权责定位政府与部门之间,县委县政府主导,从有利于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出发,突破原有体制机制约束。制定人员编制、人事管理、薪酬制度、财务管理、医保改革等创新管理办法,为紧密行医共体内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各部门按县委县政府决策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改革方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后印发实施。

         ②主管部门与医共体之间主管部门对医共体监管职责职能不变。结合建设要求,赋予医共体管理及运营自主权,并支持指导医共体总院建立业务体、业务管理体系,制定紧密性医共体具体工作步骤及分工。工作细节细则,保障医共体按照建设要求如期推进实施,努力达到建设目标。

          ③医共体总院与协同医院及分院之间。按照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功能定位及学科优势、专业领域、医疗资源等等明确总院协同医院及分院的权责清单,具体制定章程进行详述并约束。

          ☆职能定位,按照实现分级诊疗等政策目标导向,科学合理确定牵头医院,医共体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职能定位。达到机构之间资源整合、人才互补、业务互联的命运共同体。医共体理事会按照医疗机构职能建立。医共体内分工协作机制,形成科学的资源整合及合理的竞争局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医共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医共体内保障患者就医自主选择权力,杜绝牵头垄断局面。

           ☆业务定位,各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落实自身功能定位。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要求。县级医院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诊疗比例。主动将术后恢复期患者及慢性病患者及时转诊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为患者提供疾病诊断、康复、长期护理等连续性服务。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增加对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诊疗人次,及时将疑难、危急、重症患者上转到县级医疗机构。

           ☆人员定位,医共体内人员身份及人事关系保不变。将县、乡两级人、财、物统一整合到医共体内,统一管理村卫生室人、财、物。统一整合到辖区内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实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人员实行现县招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的模式。县乡之间人员能上下柔性流动,乡村之间人员能进能出,灵活调整,建立合理竞争机制,保障业务需求。

          ☆ 服务主体定位,医共体是一个服务主体,其核心是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医共体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促进资源下沉等方式,让群众能够就近获得优质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服务。


声明: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1 医贡集团   严禁盗版或抄袭本站

生命健康信息采集管理系统:2023SR1048158      医疗健康信息管理系统:2023SR1051110   

京药监械经营备:202203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2022018714号-1
备案图标.png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300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路1号
网  址:www.ygw365.com    邮  箱:919536775@qq.com